當我們討論收納之前心裡總是會有一個疑問:我家的東西就是這麼多,倒底要如何分類,才可以安排出有系統又好使用的收納功能?從類型上可以把收納的物件分成四個類別:收納、儲存、展陳、典藏。納:納稅、納入自己基本上就是放在自己的身邊,所以通常離自己較近。存是指東西收起來一段時間不太常使用的物件。陳:舊有的、排列的物件。藏:是經典珍藏的物件。依照這四個不同的屬性來區別你身邊的物品。

收納的納是納入納己的意思,所以先判斷空間的屬性就近去收放,例如廚房:廚具吊櫃、流理台、中島都是在身邊1米左右就能夠取手可得,具有非常便利的需求,所以一定是按照空間區域就近擺放收納,例如吧檯櫃有抽屜放餐具、刀叉、調味料等櫃體空間。

存是指存放一段時間的物件不會經常使用或是換季節才會拿出來的物品,例如:行李箱、電風扇、電暖爐、除濕機之類的物品。因為不常使用多半利用畸零空間或次要空間的角落來處理。

陳:古老、舊有的、成列的,也就是把你保有過去的記憶或是希望喚起記憶連結的物品有次序地排列出來,例如:書籍、紅酒,照片、黑膠唱片等等物品。

藏:顧名思義是你相當喜愛珍藏的物件,找到居家中你喜愛的空間角落來呈現或者使用隱藏櫃保存起來。

如果能夠先針對家裡的物件分門別類,在新家的設計配置之中適當的考慮舊家的物品,會更務實更貼近未來新家的使用狀態。